大众网记者 潘超 青岛报道
为响应2025年全国生态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题号召,近日,青岛森林野生动物世界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小客人——来自青岛市“牵手关爱·七彩童年”建设工地“小候鸟”公益研学游活动的留守儿童。在这里,孩子们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态日主题研学科普活动,亲手为细尾獴制作环保取食器,在趣味实践中学习生态保护知识。
本次活动是青岛市“小候鸟”公益研学游项目的组成部分。该项目由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与共青团青岛市委联合主办,自2016年启动以来,在青岛市慈善总会及众多爱心企业的持续支持下,“小候鸟驿站”已走过十年爱心历程,累计覆盖市内381个建设工地,服务留守儿童超3000名,成为青岛市关爱建设行业留守儿童的标杆性公益项目。
当天,在青岛森林野生动物世界专业科普老师的指导下,“小候鸟”们化身“小小生态工程师”,利用废旧纸壳、面包虫、牛肉等材料,动手为园内可爱的细尾獴家族设计制作食物丰容器。科普老师首先介绍了细尾獴的生活习性——它们虽外表呆萌,却是以昆虫、蝎子甚至毒蛇为食的小型肉食动物。为了模拟野外环境,丰富其觅食行为,提升动物福利,孩子们需要开动脑筋,将废弃纸盒通过剪裁、挖洞、拼接,改造成藏匿食物的“觅食迷宫”。
当凝聚着孩子们心血的“迷宫宝盒”被放入细尾獴展区,小家伙们立刻展现出高度的好奇心和觅食智慧。它们或踮起脚尖扒拉盒顶,或钻进纸盒缝隙仔细嗅探,更有担任“哨兵”的细尾獴站在高处警惕张望,并不时低头向同伴“示意”食物位置,萌态百出又充满野趣的“寻宝”场景引来孩子们阵阵欢笑和惊叹。这一环节不仅让细尾獴重现了野外觅食的智慧,更直观地向孩子们传递了“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
青岛森林野生动物世界科普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是全国生态日主题宣传的重要实践,旨在通过沉浸式体验,将生态文明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中。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践行者,园区长期致力于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其原创科普平台“趣·探索自然学院”已成功打造“幕后之旅”“行走的课堂”“自然教育”“研学拓展营”“感知四季”等多个科普教育品牌,每年开展公益科普活动百余场,累计惠及公众超10万人次,有效提升了公众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和科学素养。
此次“小候鸟”公益研学游活动,不仅为留守儿童带来了充满惊喜与温暖的生态科普之旅,让他们在动手实践和趣味观察中收获了知识与快乐,更是一次生动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绿色家园的责任与意义。
申宝配资-申宝配资官网-配资开户平台-配资网首页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