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碲化镉设备订单成功破局,青虹激光改写光伏装备竞争格局,然而技术短板与市场围剿并存,这场国产替代的攻坚战才刚刚开始。
文 / NE-SALON新能荟
近日,中国光伏装备制造业迎来里程碑式突破——青虹激光成功签约国内首条碲化镉(CdTe)薄膜电池500MW整线P0-P6激光划线设备订单,这是继2025年4月14日协鑫光电GW级钙钛矿激光划线设备中标后,青虹激光在光伏薄膜电池领域的又一重大斩获,标志着我国在光伏薄膜电池核心生产装备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历史性跨越。
国产替代加速,青虹激光突破“卡脖子”技术
长期以来,碲化镉薄膜电池的核心激光划线设备依赖进口,尤其是德国LPKF等国际巨头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此次青虹激光成功交付国内首套碲化镉MW级激光划线整线设备,覆盖P0(激光打码)至P6(BIPV透光划线)全制程,在加工精度、生产效率和稳定性实现技术突破。
该设备采用24路光束同步控制技术,支持1600mm×2000mm大幅面加工,并搭载2.5m/s高速气浮平台,自主研发的"膜面划"技术能够在保证划线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薄膜完整性,而智能焦点跟随系统则确保了不同区域加工参数的一致性。
公司在钙钛矿激光划线设备方面同样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其GW级钙钛矿激光划线设备已成功交付京东方、中核光电等头部企业,并成为协鑫光电GW产线的核心供应商。
此次青虹激光中标国内首条碲化镉MW级激光划线项目,并非偶然。它是青虹激光多年来坚持自主创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的结果。
与此同时,青虹激光的成功也离不开国内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在深圳市“20+8”产业政策的精准扶持下,青虹激光获得了研发补贴、测试平台开放、产业配套协同等全方位支持。并且,青虹激光与协鑫光电等行业龙头共建技术联合体,加速了钙钛矿-碲化镉等异质结技术的融合与转化,为其技术突破提供了强大的助力。
重塑全球光伏装备格局
长期以来,碲化镉薄膜电池的核心生产装备被德国、美国等少数企业垄断,中国光伏制造商在设备采购和技术支持方面常常受制于人。青虹激光的突破使得中国碲化镉薄膜电池生产企业不再受制于国外设备供货周期和技术封锁,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产能,增强了整个产业的抗风险能力。
随着国产激光装备的普及,薄膜电池的生产成本将大幅下降,这将推动光伏产品在民用、商用等领域的大规模应用,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
这一突破还将加速碲化镉技术的产业化进程。过去由于设备依赖进口,中国碲化镉薄膜电池的产能扩张受到严重制约。随着国产装备的成熟,包括阳泰龙焱、中茂绿能等企业正在加快建设步伐。例如,山西阳泰龙焱已建成40MW全自动化生产线,组件平均效率超过13%。
国产装备的崛起正逐步挑战美国First Solar等国际巨头主导的市场格局,推动全球碲化镉光伏产业竞争格局向多元化演变。
国产替代光环下的技术瓶颈与市场挑战
尽管青虹激光近期在碲化镉(CdTe)和钙钛矿激光划线设备领域取得突破,但国产替代的光环背后,仍存在诸多技术瓶颈与市场挑战。
青虹激光的订单增长主要受益于国内钙钛矿/碲化镉产线建设热潮,如京东方、协鑫光电、中核光电等头部企业的GW级规划。然而,这一增长并非完全脱离市场化竞争。企业凭借24路光束同步控制、智能焦点跟随等核心技术,在精度、效率上优于部分竞品,才得以在京东方、协鑫光电的招标中脱颖而出。不过,当前订单仍以政府扶持的示范工程、大型国企项目为主,依赖补贴政策的特性明显,在面向中小型企业的市场化订单获取能力上仍需加强。
尽管青虹激光在国内市场占据先机,但在欧美高端市场仍难撼动LPKF、3D-Micromac等国际巨头的地位。例如,欧洲BIPV市场更倾向于采用德国设备。德国LPKF等国际巨头长期占据碲化镉薄膜电池核心激光划线设备90%以上市场份额,青虹激光作为国产新兴品牌,在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可程度上难以短期内与之抗衡。
此外,国内同行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质化竞争。例如,德龙激光已推出第二代钙钛矿整线设备,并斩获GW级订单,且曾与青虹激光一同中标京东方钙钛矿薄膜太阳电池中试线项目。此外,大族激光、华工激光等传统巨头也在加速布局,未来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总结:
青虹激光拿下国内首条碲化镉薄膜电池激光划线设备订单,实现我国光伏薄膜电池核心装备从“跟跑”到“并跑”。其设备以高精度、高效率、高稳定性突破技术瓶颈,大幅降低成本,提升供应链自主性,更推动产业升级,重塑全球光伏装备格局,但其未来发展仍充满不确定性。
面对这些挑战,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联合产学研力量攻关核心技术,实现关键部件国产化;对标国际标准优化产品,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探索多元化应用场景,降低对单一政策的依赖,以持续创新增强综合竞争力。来源:NE-SALON新能荟yy
申宝配资-申宝配资官网-配资开户平台-配资网首页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